议政建言

关于促进我市碳汇经济发展的建议

发布日期:2018-11-01 13:45   作者:minjian    【字体: 】   阅读:

碳汇经济,是指由碳源、碳汇相互关系及变化所形成的,影响社会及生态环境的经济。“碳汇”是指生物体等从大气中吸收或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、活动和机制,如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,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。“碳源”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,它既来自自然界,也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,如工业、汽车等排放二氧化碳。碳汇经济即通过经济调控,实现碳资源的节约与经济、社会、生态效益的提高,也可称为低碳经济。2013年至2017年11月,我国将碳排放权交易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湖北、广东和深圳等地试点,累计配额成交量超过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,成交额约46亿元人民币。2017年12月19日,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,这就意味着生态、环保、节能减排已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。

发展碳汇经济,绵阳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:一方面,碳汇资源丰富。截止目前,全市拥有国有林场总面积55.19万亩,森林面积达到1632.32万亩,森林蓄积9911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达到53.86%,预计到2020年我市国土绿化覆盖率有望提高到70%。此外,绵阳有自然保护区11个,自然保护区面积32.82万公顷。另一方面,绿色产业发展迅猛。我市产业结构良好,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4家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265.7亿元,“两新”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53.5%、36%。节能减排成效显著,“十二五”以来,单位GDP能耗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7.7%、47.8%,超额完成省下达下降的“双降”目标。

虽然,我市有着较强的碳汇能力,但是碳汇经济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,发展碳汇经济仍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:

(一)对发展碳汇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够。国家发改委早在2010年就启动了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,至今已确定三批次国家低碳城市。广元、成都、遵义、昆明等多个西部城市均已入选,并成功借助低碳发展的东风,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,而我市不在榜列。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,我市已经落在西部多市后面。

(二)发展碳汇经济的各项资源统筹程度不够。我市已有的碳汇项目,主要集中在林业上,如2008年北川、平武两县依托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。然而,我市其他行业碳汇经济的发展,却远未盘活,如我市拥有丰富资源且能产生大量碳汇效益的发电业。根据《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方案(发电行业)》的要求,发电行业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,都是碳排放交易的主体,实施碳排放配额交易。我市发电业的碳交易,还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。

(三)发展碳汇经济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不健全。我市虽然已经着力增加森林、湿地碳汇,利用“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绵阳大熊猫碳汇专项基金”,在碳汇造林、碳中和等方面积极开展碳汇方面的项目合作,但尚未形成发展碳汇经济的统一规划;在申报低碳产业园区、低碳小城镇、低碳社区以及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等诸多方面,也未确立有效地激励机制;在碳减排、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,也没有相应的监督、督导机制。

(四)发展碳汇经济的相关人才严重缺乏。不同行业碳汇的计量标准、评价方法、技术操作等问题,需要有真正懂碳汇的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提供支持。加之,目前碳交易中的买家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,如果没有相关通外语、懂碳汇的人才支撑,生产出来的碳排放指标无法卖出,碳汇经济也难以发展。

为此,就促进我市碳汇经济发展,提出如下几点建议:

(一)制订我市低碳发展规划,力推碳汇经济发展。建议将碳汇经济发展列入城市发展规划,制订相关的发展年度计划、具体的实施方案,才能稳步推进低碳发展。

(二)统筹碳汇经济发展各种资源,集中优势发展碳汇经济。我国碳汇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凸显公益性的政府强制推动模式,与市场的对接不充分,参与碳汇经济的人员和资金有限。碳汇产业要想蓬勃发展,除了要具备发展碳汇经济的资源基础之外,还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。因此,建议进一步统筹资本、统筹人力、统筹资源,确保碳汇经济良性发展。

(三)完善碳汇经济配套政策和制度,保障碳汇经济健康发展。一是完善限制碳源排放的相关政策,在自愿减排和适度强制减排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之下,确定和完善限排的标准、制定和完善限排规定和减排、超排的奖惩规定。二是完善鼓励碳汇增加的相关政策,主要从发展碳汇经济的角度出发给予奖励、补偿、补贴等优惠政策。三是完善企业绿色发展激励长效机制,坚持谁污染谁担责、谁受益谁补偿、谁环保谁获益的原则,以处罚、价格和税收等各种措施,提高破坏和污染环境的成本。

(四)强化碳汇经济人才保障,解决发展碳汇经济的人才瓶颈。实施“碳汇人才引进战略”,吸引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外优秀的相关人才来我市交流、合作、工作、定居,鼓励和支持国内外优秀毕业生来我市开展碳汇创业。同时,利用绵阳科技城现有的人才资源、科研资源,加强政府、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和社会中介组织间的合作,广泛建立并优化碳汇产业的产学研合作体系。